“叮铃铃 ——” 午后的办公室里,手机铃声突然划破平静。我刚从白大褂口袋里掏出手机,听筒里就传来陈叔叔带着颤音的急呼:“耿医生!我妈前两天有点咳嗽,这会上完卫生间,喘得快接不上气了,指脉氧才 60%,您能不能帮忙联系下救护车?”
赶到陈叔叔家时,盛老奶奶正半倚在沙发上,口唇紫绀,端坐呼吸,烦躁不安,谵妄状态,每一次吸气都带着胸腔的震颤,结合肺部听诊的湿啰音,初步判断:肺部感染诱发了急性左心衰,一场生死营救迅速展开。
吸氧、排痰、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强心、利尿、扩冠、平喘…… 抢救车的轮子在地面滚动,像在追赶流逝的每一秒。入院后的动脉血气报告递过来,纸上的红箭头刺得人眼睛发紧:II 型呼吸衰竭、严重酸中毒、高钾血症、高乳酸血症、高血糖等等…… 科室迅速启动重症方案,高流量给氧,抗感染、化痰、纠酸、降钾、降糖、调节体液平衡等一系列治疗措施有序推进,命悬一线,与死神赛跑,每一个环节都要兼顾,守在患者病床前,根据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调整着用药,随着液体的输注,直到夜色漫进病房,老人喉咙里的喘息声渐渐轻了,监护仪上的血氧数字稳稳停在 90 以上,大脑终于稍有一丝松懈,思绪不禁回到两年前。
陈叔叔是我们科室的老熟人了,患糖尿病病史10多年,血糖在我们的精心调控下达标,盛老奶奶是陈叔叔的母亲,2年前老奶奶病情危急,两肺大面积感染呈白肺状态,呼吸困难,每一次喘息都是在与死神抗争,年逾九十,高龄肥胖、间质性肺炎、呼吸衰竭、胸腔积液、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还存在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等。病情极其棘手,陈叔叔说道:“知道这次病得很重,我们信任你们,只要能多陪些日子就行。”救死扶伤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全体医护迎难而上,从无创呼吸机的应用,到顺利脱机;从端坐呼吸,到医院走廊的缓慢步行;从最初的频繁病危通知,到好转出院,是生命保卫战的成功落幕。办公室那面锦旗“尊老敬老真心为老,医德医术皆为一流”,是医患之间的信任及勉励,“生命至上”,是白衣战士用专业与热血写就的生命誓言。
记得有次值班,陈叔叔突然拎着保温桶进来:“看你们今天一直在忙着,知道还没顾上吃饭。” 打开盖子,热气裹着肉香涌出来,是刚出锅的小笼包,“这家店我吃了十几年,你们尝尝。” 那天的包子,皮薄馅足,温热从胃里散开,一直暖到心里。
这次老奶奶病情好转后,陈叔叔又拎来个西瓜,“请你们尝尝今年的第一口西瓜,这个应该甜。”他切开时,汁水顺着刀刃往下淌,红瓤亮得像团小太阳。 是的,西瓜确实甘甜,老奶奶再次好转,更是大家的殷切期盼,甘甜流淌在心间......
陈叔叔擅长厨艺,平日里盛老奶奶的一日三餐、生活起居,都是陈叔叔精心照料。有次闲暇时间,盛老奶奶跟陈叔叔说道:"这家医院的药真神,救了我两次,等出院回家了想吃你做的羊肉烩面,还有烙的饼。“陈叔叔高兴的回应道:”还有你爱吃的瘦肉粥,我也给你做。“
其实医生从不是死神的对手,我们能做的,只是陪着患者和家属,在生命的长路上多走一段。而那些递来的包子、切开的西瓜,还有锦旗上的字,都在说:"这一路的守护,我们从来不是一个人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