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2025年10月01日 星期三

护理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护理园地 > 护理动态
【医院故事】以心为灯,默默守护
发布时间:2025-09-19 16:00:52

提起医护人员,人们总爱用“白衣天使”相称。可这世间从没有天生的天使,不过是一群平凡人把寻常事做到了极致,便活成了他人眼中的不凡。在喧嚣的都市一角,老年无陪护病房像一方安静的港湾,守护着那些需要格外照顾的老人。这里没有家人时刻的陪伴,却有医护人员寸步不离的照料;没有终日的喧嚣,却处处涌动着无声的温情。


故事始于今年二月。胡叔叔因大面积脑梗塞,在市里三甲医院度过急性期后转入我们病房时,仍陷在昏迷里——呼吸机维持着呼吸,心电监护仪跳动着微弱的生命信号,尿管、胃管维系着基本生存,整个人毫无自理能力。家属们见他病势沉重,早已没了太多期待,甚至跟医生坦言:“要是病情再恶化,就放弃吧,不想让他遭这份罪了。”


可医疗团队没打算放手。王主任、高医生带着护理团队,连夜制定出专属的诊疗方案:药物治疗精准调控,定时翻身、扣背、吸痰预防并发症,间断夹闭尿管训练自主功能,基础生活护理更是细致到每一个环节。日子在一次次监测、一遍遍操作中悄然流逝,当胡叔叔的生命体征终于稳定,能间断脱离呼吸机时,病房里每个人都悄悄松了口气,眼底藏着掩不住的欣慰。


呼吸机、气管插管、监护仪相继撤去后,康复成了新的重心。每天做治疗、翻身、擦身时,我们总会俯在他耳边唤他的名字:“胡叔叔,我们给您翻身啦”“现在帮您活动活动胳膊”。家属来探视,我们也总叮嘱:“多跟他说说话,讲讲家里的事,他能听见的。”


悉心照料的日子里,胡叔叔的神志从昏迷到昏睡,再到嗜睡,一点点转清。那天做基础护理时,当我们像往常一样叫他,他竟轻轻“嗯”了一声——声音轻得像羽毛,却像惊雷般炸响在病房里。再看他,眼神里有了光,嘴角还牵起一丝浅浅的笑意。那一刻,我们几个护士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眼眶却先热了。


清醒后的胡叔叔,迎来了更具挑战的康复路。医疗团队联合康复师,为他定制了全套计划:肢体功能训练对抗肌肉萎缩,吞咽训练为拔管做准备,运动疗法一点点唤醒身体机能。他的恢复速度远超预期。那天做治疗时,我们笑着问他:“胡叔叔,现在最想吃点啥?”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声音虽轻却清晰:“好久没吃肉了,想尝尝。”


就从这口“肉”开始,我们试着让他经口进食。渐渐地,胃管拔了,尿管也撤了;从只能蹦单字,到能完整说一句话,语句越来越清楚;从需要三四个人合力才能挪上轮椅,到如今一人稍扶就能稳稳坐好。他每一点进步,都像勋章,别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


胡叔叔的家人来探视时,握着我们的手反复道谢,话里话外全是感激。可在这无陪护病房,这样的故事从不罕见。我们太清楚,每个生命的复苏,都浸透着团队的汗水;每个笑容的绽放,都藏着不为人知的坚持。


我们始终盼着,每个住进这里的老人都能重获健康,安享晚年。而我们,这群平凡的医护人员,不过是以心为灯,在每个深夜与黎明里默默守护,用专业与热爱,为他们铺就一条通往康复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