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奶奶虽年近九旬,但平日生活自理,精神矍铄,是家人心中的"坚强支柱"。发病前,她仍坚持每日读书看报、打理阳台花草。此次因"受凉后高热不退"在诊所输液数日,病情却逐渐加重,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家属紧急送医后诊断为"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入院时,陈奶奶面色苍白,紧握女儿的手低声说:"这次可能熬不过去了……"这句话让家属红了眼眶,也让医护团队感受到她内心的恐惧与对生命的眷恋
管床医生郭医生与黄主任每日查房时总会俯身靠近老人耳畔,用缓慢清晰的语调解释病情:"奶奶,肺里的炎症像个小火苗,我们正在帮您慢慢浇灭它。"
护士发现陈奶奶因乏力不愿进食,特意将营养餐分装成小份,并鼓励她:"您今天多喝了两口粥,咱们离胜利又近一步啦!" 奶奶咳嗽痰多,请崔院长会诊,联合中西药治疗,奶奶的病情得到了进一步控制。
医护团队建立家属微信群定时推送检查结果和护理视频,女儿感动地回复:"看到妈妈在镜头里笑着比剪刀手,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第3天:氧合指数改善,陈奶奶主动要梳子整理白发:"不能让来看我的孙子觉得奶奶邋遢。"
第7天:心衰指标下降,她在护士搀扶下床站立时,望着窗外说:"我的茉莉花该浇水了。"
家属感谢地说道:“你们把我母亲当作自己的祖母照顾,连她睡觉要垫两个小枕头的小习惯都记得。"
黄主任说道:"治疗肺炎的是抗生素,但真正起效的,是患者眼中重新燃起的光。"
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专业医术是矛,人文关怀是盾。陈奶奶的康复不仅体现多学科协作的医疗价值,更诠释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深刻内涵。当护士为老人擦洗身体及进行生活护理时,我们看到的不是冰冷的监护仪数字,而是一个鲜活生命对尊严的坚守,和医患之间那份温暖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