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2025年10月01日 星期三

护理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护理园地 > 护理动态
【医院故事】最后一程的月光
发布时间:2025-09-19 16:05:26

急诊科的日光灯永远是明亮的,照得人无处遁形。凌晨三点,警报声再次撕裂沉寂,担架床轮子与地面摩擦出刺耳的声响。“心肺复苏中!”护士高喊着推门而入,床上老人瘦削的身体随着按压起伏,像秋风中最后一片枯叶。

我们快步跟上,一连串指令冷静下达。肾上腺素推注,除颤仪充电,可心电监护仪上那条直线固执地不肯起伏。三十七分钟,徒劳的努力。抹了把额上的汗,宣布死亡时间的声音平稳得不带一丝波纹。在这里,死亡是必须习惯的常客。

护士们开始撤除老人身上纵横的管线。露出的手腕处,一枚褪色的红绳手环突然刺入我们的视线——下面盖着的是奥斯维辛的编号刺青。他的手顿住了。那些冰冷的数字沉默地诉说着一个人如何从人类史上最深的恶里挣扎而生,又在这个寻常夜晚独自走向终点。

护士长轻轻握住了那只曾经被编号取代姓名的手。它还有余温,柔软得令人心碎。她遣开了其他人,关掉了床头刺眼的灯。月光突然倾泻进来,如水般温柔地覆盖了老人安详的面容。

她打来一盆温水,用纱布缓缓擦拭老人脸上的血污和汗渍。动作很轻,仿佛怕惊扰一个易碎的梦。她想起医学院解剖课上,老师曾说,对待无语体尸要像对待第一位病人那般敬畏。而此刻,她擦拭的是一部活过的历史,一个从炼狱爬出、完整走完一生的人。

她开始对老人说话,声音低缓。告诉他窗外的月亮很圆,告诉他今夜无风,告诉他:“您不再痛苦了。”这些琐碎的话散落在月光里,成了无人听见的悼词。他梳理好老人稀疏的白发,抚平病号服的褶皱,将那枚红绳手环仔细整理好。她试图用这最后的整洁,对抗生命最终时刻的狼狈不堪,归复一个人离开时应有的体面。

最后,她站在床边,深深地鞠了一躬。为这陌生的生命,为那无法想象的苦难与坚韧,也为所有在急诊科里匆忙逝去、来不及被好好告别的人们。

晨光微熹时,老人的家属终于赶到。面对已然安详洁净的遗体,崩溃的痛哭渐渐转为压抑的啜泣。女儿抬头看向护士长,泪眼婆娑:“谢谢您……让他走得这么平静。”

护士长只是点头,转身又汇入忙碌的白色人流。新的救护车鸣笛由远及近,生与死的潮汐在急诊科永不停歇。但那一刻的月光与寂静,那一次用心的擦拭,成了冰冷机器与高效流程中一个温暖的中止符——它未能挽回任何生命,却郑重地确认了:每一个生命,无论怎样落幕,都值得拥有最后的尊严。而这,或许是科技至上的医学之外,另一种更深的救赎。